第186章(5 / 6)
轻车简出的从西山回来了。
看到贾琏自己回来了,贾母抿了下嘴什么都没说。贾政则是想到了因为去祈福可能耽误了学业的儿子,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贾母,心忖了一句老太太偏心太过后,也没提出来将儿子接回来。
于此独自在寺里祈福的贾珠就这么被人遗忘了,直到将他当成眼珠子疼的王夫人终于‘醒’过来了,才被王夫人叫了回来。
而那个时候,正好是贾琏成亲的前一天。
琏二.奶奶的嫁妆都抬进了荣禧堂宽阔的院子里,金钏和玉钏正当着她的面讨好赵姨娘......
(→_→)
话回当下,三月初三日,天德黄道吉日,喜神东南。
这样的日子放榜,再好不过了。
自古春闱放榜就有礼部的人按照名次来报喜。
一般报喜的顺序都是从名次最末往前报喜的。
今科录取进士与同进士共计二百二十名。所以报喜就是从第二百二十名开始的。
此时大房与元姐儿都守在大房的东大院。
她们既希望报喜的人早早来,又希望报喜的人最后来。当然,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希望报喜的人...能来.......
全国考生如多过江之卿,贾琏觉得他超常发挥了,这次考得极好。可问题是贾琏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子,他的超常发挥与那些学霸的正常发挥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好在老天并不磨人,贾琏考上了。
不但考上了,给他报喜的人比贾家派去榜下看名字的人还要早的到了他们荣国府。
同进士,如夫人。
贾琏以倒数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了今科众多如夫人中的一位。
贾琏有些失望,不过元姐儿却觉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说这里的‘高考’都不分省市一锅烩,只说全国不知道多少新生,复读生就为了挣抢这二百二十个名额,竞争多激烈呀。
三年才二百二十个名额,就算是最高学府的清北交每年入录的学生也比这个多了十来倍呢。
所以说同进士什么的,也很值得骄傲哇。
就是那个倒数第三的名次有些个让人无法直视。
......
无论怎么样,贾家时隔多年后终于再次出了一位进士。于是不只荣国府热闹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