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4)
这还用猜吗,谁都知道孙有才家里才有富裕的粮食,其他的村民哪有闲钱换肉吃。
何小丽还是装了装傻:“谁啊,我不知道。”
付鸥露出一贯的腼腆出来:“孙振啊。”
孙振是孙有才的小儿子,惯会游手好闲,每天在队里混一混,还能挣一等工分。
嗨,还真是孙家的人才有这闲钱,要说孙有才没有从队里的粮食里面克扣东西,说给谁听都不信了,否则他们家怎会有粮食跟人换肉吃了。
前几天还听倒更过分的消息,据说孙有才家的米饭没吃完,都倒到地上喂鸡了,鸡都能吃的比旁的人还好。
不过这也是道听途说的说法,谁家有剩饭喂鸡,那可真的是要遭天谴的。
不过当时何小丽就想吐槽,她小时候就在农村老家待过,真的是吃剩的米饭喂鸡啊,这种现象在二十年以后很常见呢,不过要是跟这里的人讲,几十年以后的人富裕到肉吃不完往垃圾桶里面丢,这里的人肯定是觉得是天方夜谭。
前几天就听赵阿婆跟人讨论起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心目中的美国人的大资本家,大概也是顿顿都有白米饭吃的。
当时何小丽就跟他们解释了,美国人不吃米饭,吃面包的。
面包是啥,赵阿婆也想象不出来,这里可是中国南方的农村,甚至连包子馒头都很少见,饺子就更没人吃过了。
何小丽跟人比较了半天,还是未能让人理解面包是什么玩意儿,最后还是放弃了。
其实在几年以后的农村,就有小商贩在路上兜售面包和包子馒头了,农村的生活条件改善以后,也渐渐开始吃午饭起来了,中午为了节省些时间,在地里干活的人索性买个几毛钱的面包垫垫肚子,在地里躺一会儿,下午还要继续干活。
这个时候的小商贩类似于古代的货郎,货郎在古代可是穷苦人家才会去做的,又辛苦又不挣钱,为什么呢,一般货郎去卖东西的地方,都是穷乡僻壤不通消息的地方,又要能挑东西,又要口才好,又还要脚力好,还不挣几个钱,晚上碰到个没地儿住的时候就要借宿,能借宿还好,借宿不了就得在荒郊野岭过一夜。
这在现代就不同了,几年以后这种小商贩,成为个体户的雏形,多少个脑子活泛的人,就是从小商贩干到个体,从个体户做成企业家。
这些又是后话了。
付欧没有继续说下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