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4 / 5)
顾余生,还是做了决定,“行了,别争了,我正想带顾师侄认识其它门派的人,青囊长老便与我一同前去吧。”
大事已有决议,几位长老也不再多留,就在释英带着顾余生离去之前,一名青衣道姑匆匆御剑而来,他回头一看,正是片玉长老姬岁。
这位长老也不负脾气火爆之名,立刻给了他一个“看什么看,老娘只是路过”的眼神,嘴里却是冷然道:“若有人骂你,直接一耳光让他闭嘴。”
此话突然,释英还未回,徐听松的声音便自右侧飘了来,“别听她的,耳光没用,拿剑架上脖子才能让人噤声。”
“你们给的这都什么建议?就不能斯文一些吗?”
仿佛大家突然就有了默契般,他们二人刚至,陶公的无奈叹息便也到达。他一面摇头指责同门的粗鲁,一面将传讯玉符放在释英手中,小声嘱咐道:“青囊长老,我有几名说客出身的弟子就在天岭宗待命,若有需要,尽管调用。”
姬岁本是有些担忧才追上释英,却没料大家都想到一处去了,一时让做惯了冷美人的片玉长老有些不适应,只能斜了陶公一眼,讽刺道:“这手段很斯文?”
偏巧此时徐听松也想起,前些日子问剑峰比武,只有这个滑头的文溯长老躲过了弟子围攻,最后还衣冠整齐地在一旁看着气喘吁吁的他吟诗。如此一想,他当即就决定拆读书人的台,“如果我没记错,某人还在文翰院的时候,可是三天两头就痛揍自己上司,一言不合就罢官退隐的。”
陶公没想自己说两句话就被揭了短,只能苦笑着讨饶,“年少轻狂,莫提莫提。”
剑修并不擅长表达感情,释英知道他们是在担忧自己,内心微暖,面上却不知该做何等表情,只能坦言道:“多谢。”
此话一出,三位长老齐齐一愣,最后又用“你吃错药了吗?”回头看他一眼,明明人家领了他们的好意,反倒神色局促,各自御剑走了。
释英已习惯剑修这脾气,此时只随意一回头,看向后来的牧海灯,“你师父对我又有何嘱咐?”
牧海灯的假期已然结束,明日便要返回公门办事。见释英这表现,他微微一愣,忽的笑道:“师叔可还记得当年向你报信的毛头小子?”
此话勾起了释英一丝模糊的印象,再细细看过牧海灯面目,他挑眉,“是你?”
他只知牧海灯是胜邪长老在北方收的徒弟,却没料竟是当年那人,正在默默惊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