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4)
挑的地方并不是很大,门脸朝东,分为内外两个院子,外面住着下人,内院要穿过外院才能看到。
从侧门进去,直接便是个宽阔的水榭,上面放置了桌椅、软塌。水榭下是一汪湖水,倒影着周遭的景色。水榭的另一端连着内院的门,是一个并不出奇的垂花门,小门半开,倒是看不清院中的景色。
“这原本是个商人的宅子,王爷入住的急,就没大改动。”管事看苏靖宛一直四处瞧,便开口解释道,“苏小姐,内院请。”
苏靖宛暗想,这宅子弄的像处私宅,一点威严之气都没,若说李文桓没时间改动,她可是不信。
也没多言,跟着管事进了内院,到了书房。李文桓已得到消息,坐在桌旁等着苏靖宛。
管事见人已带到,就退了出去。待下人上好茶后,李文桓便将人都挥退了。
“王爷可知城外来了难民?”苏靖宛喝过茶后,并没直接将事情直接说出,她所知道的不过是未来之事,无凭无据,说了也不会有人信。
李文桓挑眉,他倒是听过属下提及过此事,不过几个逃难的灾民,还用不着苏靖宛专程为此来一趟,难道这事有蹊跷?
“刚才微臣从那边回来,见难民都来自清河上游淮县,说那里大坝已有决堤之象,所以匆匆出逃。”苏靖宛不敢说的太过明白,只能旁敲侧击,见李文桓垂目思索,她也并未打扰。
“我记得淮县以往每年都从朝廷那得到拨款修坝,按理说不会如此不堪。”淮县入了夏季,经常暴雨,所以清音寺每年也会做法事时多加祈福,但若是这消息不假,过几日进入雨季,淮县肯定会决堤。
见李文桓面色严肃起来,苏靖宛知道他想到了那里。
“如今王爷刚从清音寺归来,何不借了寺中大师的缘由,去淮县查看一番,若是无事,最多受点指责,若真是堤坝有了问题,王爷前去,定能安抚一方民心。”
苏靖宛说的言辞肯定,倒叫李文桓有些狐疑,她为何如此笃定淮县会决堤。
“苏卿为何如此确定淮县会决堤?”李文桓心有疑虑,便直接说了出来。
“微臣不过先天下之忧而已。”苏靖宛不愿多说,从袖子里拿出瓷瓶,“这是微臣从岳太医那求得,他在城外查探灾民,用此药以做预防。”
将药递上,苏靖宛此行所要说的事也已说完,直接告退离开。
书房内,李文桓将瓷瓶打开,倒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