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5 / 20)
宫人们走出仁寿宫的门,竟又微微叹了一声,闭上了眼。
而这一回再闭上眼,就见她握着念珠的手,斜斜地滑落到了床榻一旁。
掌事嬷嬷喊了两声,不见人应。于是她又几乎是颤抖着,伸手去探了一探她的鼻息。
这一探,顿见掌事嬷嬷突然扑通跪地,大哭一声:“娘娘!——”
满屋妇人这才察觉,跟着接二连三地跪到地上,恸哭起来。
直至陛下驾到。
阿慈随陛下来的这一路,一直握着高羡的手。她坐在小车上,借那大袖的遮挡,将他的手紧紧握着。分明片刻以前,他们还在御书房里听陛下说什么冲喜的事情,转眼竟得知太后驾崩了。
她在十岁那年失了父亲,知晓高羡此时此刻该有如何悲痛难当,可话语多么苍白,她也唯有这样握着他的手,仿佛能予他以自己所有的力量。
高羡一直强抑着,双唇紧抿,一言未发。
连同这一日之后,阿慈有好一阵子,每每见到他也仿佛是丢了魂儿似的。
太后发丧,阿慈一连在宫中住了好几日,直至钦天监择了日子,将太后与先帝合葬于陵寝后,阿慈才回了白雀庵。
白雀庵仍是她走以前的平静,仿佛她离开的这段时日,外头虽然举国哀悼,这里却是与世隔绝一般。
她每日里仍是晨起洒扫做早课,听众位师太释经论道,入夜便居于房中抄书念佛。日子过得宁静而平凡,与此前毫无二致。
只是唯一一点与过去有所不同,阿慈闲暇之时,不知怎的总要想起太后来。
那一日太后走时,她虽然跪在角落里,与宫中众嫔妃们一道哭丧,却也无意间见到太后搭在床沿上的那只手,正握着那串念珠。后来听身旁的那些嫔妃们说起,阿慈才知那是太后短短的回光返照之际,唯一指了让取来的东西。
取过那串念珠之后,太后便撒手人寰了。
仿佛了却了一桩念想一般,不带一丝的留恋,一丝的犹疑。
阿慈此前曾也见过那串珠子,就在太后寿诞以后,她与高羡的暧昧关系被太后亲眼瞧见那一回,太后折回来问她有关寿礼的问题时,手里拿的便正是那串念珠。
阿慈也不知那串念珠是什么来头,以至于太后在濒死之际,只怕神识都早已涣散了,唯独却还记得它。
她每每想到此处,总是自心底里发出一声沉沉的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