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4 / 5)
的,正是怡亲王与庄亲王这兄弟俩。
十六阿哥嘴最快,开口就说:“是呀,爷在养心殿里,也一样听傻了,到现在都没有回过神……”
旁边十三阿哥轻轻叹出一口气,道:“年羹尧不该一口答应的。”
只有他一人注意到当时雍正脸色与眼神都变了,显然是对年羹尧的这种妥协无法接受。
“许是年羹尧觉得皇上说的就是金口玉言,不应反对。而且皇上好心替他厘清家事,隆科多又在座,便不好意思抗旨。”十六阿哥替年羹尧找补。
十三阿哥却“嗤”的一声笑,道:“他会怕抗旨?”
十六阿哥无语,心想也是。如今有更多的消息从西北传了过来,说是年羹尧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时,竟然令其向北叩头谢恩,着实是将自己当土皇帝了;又说是雍正的恩旨送到西宁时,年羹尧根本就没有三跪九叩地接旨,直接将“宣读晓谕”这个环节给免了。这样的人,会怕当面说个“不”字?
石咏却说:“把年大公子过继出去是件好事!年家家宅和睦,年大公子也不用受气,没啥不好,可为啥要过继给隆科多大人那?”
十三与十六:……
石咏的想法很简单,年熙早就该过继了,省得成日价受年富那等无知小儿的闲气。可为啥要过继给隆科多?这不是才从年家的火坑里出来,转脸又往佟家的火坑里掉么?
年羹尧与隆科多,可是一个都没有摊上好下场啊!
十六阿哥玩笑:“那你说,应当过继给谁?”
石咏当即道:“前任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大人啊!年希尧大人膝下无子,年熙过继过去,正好替年希尧大人继承香火。”
他对年希尧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年希尧曾经将他的画贬得一千不值,更是因为年希尧与唐英一样,也是赫赫有名的督陶官,景德镇出产的御窑瓷器,曾经一度被称为“年窑”。而且年希尧确实膝下无子,唯有一名养女,是嫁了给唐英的。
十六阿哥目瞪口呆,伸手狠狠在脑袋上拍一记,道:“是我犯蠢了,怎么竟没想到他?”
十三阿哥听说,立即起身,道:“我寻皇上去!”
十六阿哥赶紧拦:“十三阿哥,算了,皇上金口玉言,这……说出来的话,又焉能反悔?”
十三阿哥道:“你不明白皇上的脾性,此刻是皇上的金口玉言要紧,还是年熙那孩子要紧?年熙外表看着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