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1 / 5)
尽管汉阳城之中只剩下一小部分守军, 甚至主帅都不知影踪, 但就是剩下这不到一万人依然进行了顽抗。尽管周军气势如虹, 又占据着人数的优势,却仍是足足用了几日的时间才终于攻下了汉阳城,从城门口到城墙之上, 随处可见汉阳城守军的尸首,遭遇了如此抵抗的周军也因而吃了不少亏,伤亡不小, 但好歹都在可承受的范围之中。
用了不到半月的时间, 尽可能最小的伤亡拿下了整个西南最难啃的汉阳城顺带还有一个靠近西里国的河池关,仅凭这一战, 苍临这个行军元帅就彻底堵住了先前所有的质疑,不管是攻打河池关还是之后攻打汉阳城, 他都身先士卒,没有丝毫的退缩, 武艺高超,杀伐决断。尤其是武英与孙乾的那些亲信,在得知先前的一切都是这位行军元帅为了拿下汉阳城, 诱敌出城的安排之后, 对苍临更是信服。
这些人行军多年最是直爽简单。先前他们不服苍临是因为觉得他既年轻又无能,只是因为是皇帝的儿子才能当上三军主帅。而一战之后他们发现,这个主帅虽然年轻,却武艺精湛,又有将才, 加上之前行军途中,他几乎是与将士同吃同住,从来不摆皇子威风。这样的元帅怕是没有人会不满意,哪怕他是个断袖,营帐之中藏着个男人,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成大事者素来不拘小节,在军中,军功就是底气,其他的最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谁又在意?
这些人心中究竟如何去想,对于苍临本人来说似乎根本就不在意,不过从伏玉的角度来说,他却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些人态度的变化,先不说他们对苍临更为尊重与信赖,连对伏玉的态度,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先前伏玉与苍临一同出现的时候,总会感觉到各种各样窥探的目光,现如今这些目光全都消失不见,就好像军中的所有人在一夕之间突然就接受了伏玉这个人的存在,就好像他本来就应该是这十万大军的一部分,不管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出现在军中。
伏玉先是惊讶,但随后还是松了口气,虽然先前他觉得自己并不在意这些,但少了那些关注多少让他觉得更自在了一些。更主要的是,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经此一役,苍临的表现受到了全军上下上到两位行军总管下到普通士兵的认可,这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件好事。
作为大周的开国皇帝,贺鸿仪本身就是武将出身,他十几岁从军,征战多年,也算得上是在马上得的天下,因此现在朝中还保持着尚武的风气。苍临本身在朝中并没有什么优势,加上他先前刻意示弱,很多人对他都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