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吏部(3 / 4)
票拟之后,还需要告知内阁的三位宰相,方才由专门的内阁官员送交元化帝。
只不过,若是贴了红笺的紧急奏折,便不需要走这个程序,可以直接由阁臣们面圣御呈。
而吏部提拔官员的奏折,应当并非是紧急奏本才对,应该按程序一层一层送交。
却是不想季铭这样突然插一杠子,竟是自己亲自带着去送呈元化帝了?
内阁三相,虽然共同主理朝政之事,但还是模糊的分工了的。
比如右相孙惟德,便是着重于华朝的人事和财务、兵事等事宜,其中吏部、户部、兵部、都察院、通政司等部门的许多事,都是要由孙惟德拿主意的。
左相杜允文,因着倾向于分管文化教育等事,故而礼部、翰林院、国子监、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理藩院等多是听从于杜允文,除此之外,工部那边,也是由杜允文掌控。
至于副相陶明哲,却是将刑部跟大理寺,牢牢把控在手里。
要知道吏部之事,虽然孙惟德并不会仔细过问,事事操心,但吏部的奏折,却是直接越过他,被季铭送呈了元化帝,他又如何不恼。
“师祖,吏部不是素有惯例,正四品以上的官员任用,才需奏呈陛下么?弟子不过是从五品,怎会……”
顾云浩抓住了其中的关键,直接问了出来。
闻言,孙惟德面色稍缓,解释道:“话虽如此,然如今户部不是税改么?故而调入户部的官员,只要是从六品以上,都是要经由内阁审定,再上折禀奏陛下的。”
“师祖,难道上次调任,仅仅是弟子一人?”顾云浩又问。
虽然户部人多,但他记得与他前后脚进部里的,好似还有另外两人才对。
听闻顾云浩这话,孙惟德也摇了摇头,说道:“并非如此,当时共有四人才是。然而,却只有你一人,去了闽省清吏司。”
说到这里,孙惟德还是有些不忿。
“看来那吏部邓仕建是嗅到什么味了,这般急不可耐地往上贴。”
突然听见孙惟德说出这样一句话,顾云浩不由心中一紧,随即稍一思量,更是觉得惊诧万分。
邓仕建,吏部的尚书,自顺德年十四年入阁,虽然算不得内阁的老资历,但人家乃是吏部尚书,管着整个华朝官员的升迁任用,地位绝对非同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邓仕建邓阁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