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1 / 3)
薇宁解释道:“千秋节已过,全国上下皆为皇上庆祝,唯独这幽州节度使黄达福一声不吭。本宫向来不是以礼之轻重来判断一个人的忠心,情义所在,礼轻何妨?尹藤告诉本宫一些线索,本宫派他前往劝归。近日得到他的回复,说劝归有望,只可惜他人微言轻,不够有代表性,要本宫派一个老臣前往支援。”
王宰相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来,倒是殿下处理得及时。这个黄达忠太过年轻气盛,反心应是一时冲动,若给个大排场和台阶下,想必只要不损了他的面子,应会回心转意。尹藤确实不够分量,该派个臣子前往协助。”
好个“臣子”,虽与“老臣”相差一字,可他却悄无声息地将自己推到这件事之外。
薇宁也听明白了,王宰相不想去。
她将视线转移到了拓跋彦身上,只听拓跋彦拧着眉头道:“殿下,本将以为不妥,应让尹大人速速返回。”
“为何?”薇宁还以为拓跋彦会全力支持她,她可清楚记得,上次告诉他尹藤出发前往幽州的时候,他可是十分赞同的,怎么眼看着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他反而要跟她背道而驰了?
“作战中,常有放诱饵的作战计划。讲究的不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战略,就是拖延时间的战略。黄达福不笨,他既已知自己反叛的心思被殿下知道了,就算归顺,殿下也不可能全心全意信他,反而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
“将军的意思是,黄达福只想多杀一个是一个?最好是老臣?”薇宁这么问,显然是有点不信。
拓跋彦说:“强调‘老臣’,并非是想要给自己台阶下,而是假借有归顺之心来拖延时间。”
薇宁转而去问在场的第四个人,“陆御史,你怎么看?”
陆御史说:“将军所言,在战场上我等自然不敢反驳,可目前情况尚可,将军如此猜疑,未免太过紧张了些?尹大人前往幽州,费了多大力气,苦口婆心要劝归黄达福,眼看着有了希望,朝堂却不帮一把,未免太让人寒心了?”
拓跋彦一笑:“陆御史是两朝元老,那派你去如何?”
陆御史捋了捋八字胡,眼珠子一溜看着薇宁说道:“臣以为,派魏延安前去最妥。”
“魏延安?”这名字一出,薇宁有些迟疑了。
“殿下,原本这种事情,应当王宰相或微臣前往。可王宰相年纪不小了,一到秋末就开始犯老毛病,咳嗽不停,微臣与他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