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3 / 4)
慕名参加送春宴的人多如牛毛,一路上凡是齐整气派的客栈大多都已满员,桑涤江和碧影不得不在一间破败的乡野小客栈下榻,碧影行动不方便,桑涤江要了两间相邻的房间,两人一同用过晚餐,桑涤江就丢下她回房了。
乡野小店饭菜差强人意,却有另外一个好处。
碧影此时就坐在角落里的长板凳上,一手托腮,兴致勃勃地听着来往商旅、村童野老们说一些见闻。
“我第一次出门的时候,老头就叮嘱了我一句话,‘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树,独坐莫凭栏’……”说话的人声音粗犷,似乎已经不年轻了。
他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另一个人接口道:“这话说的是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是不是?”
那人点了点头,“后三条我今日姑且不言,这第一条,我现在是深以为然。”
碧影聚精会神地听着,众人也催促他接着讲下去,他挪了个位子,调整了坐姿,然后环视众人,用神秘兮兮的语调说:“我有一个知交要好的朋友,从光腚子时就认识了,小时候还一起放过牛,他十几年前开始做贩茶生意,谈不上顺风顺水,总归也不坏就是了。”
“你这人长的虎背熊腰,说话也忒嗦了,跟个娘们似的,快说重点!”一个人急急地催着,引得哄堂大笑。
那人也不生气,呵呵笑了两声,“兄弟,我是想说他家大业大,本来是注定要享福的。唉,到底是时运不济……”
围着他的人全都面色凝重,“莫非他出什么事了?”
“大概是四年前吧,他打算贩最后一趟货,就带着两个伙计出去了,我当时以为他又要赚得盆满钵满,然后风风光光地回乡,却万万没想到他回来时哪里还像个人啊,瘦的皮包骨头不说,整个人还一时清醒,一时疯癫,无论是谁,问他什么都不肯说……不到两年就下世了,人生无常哦!”
“那这和进庙有什么关系?还有那两个伙计去了哪儿?”一人疑惑道。
那人叹口气,接着说:“那时候蜀茶卖的最好,他们三人自然是去了益州,也是那两个小崽子年轻没见过世面,在益州发现别的生财门道就不想走了。我的这位朋友,一向不喜欢强求别人,就自己带着货出蜀,再然后,就没有人见过他了。”
“要不是他得空时喜欢舞文弄墨,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这么说他神智清醒时留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