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继而自嘲般发笑,“就是公猪的意思。你两也收拾收拾,一同去吧。”
小倌闻言喜不自胜,扭身跑出香阁。
未入商街已闻锣鼓震天。
烟火熠熠,流彩曜空,迎来送往,空前繁盛,此间亦可反映出大康朝当下多么民生富足。
涟漪阁虽然每年都送拜贴,但是荣得怀敬王驾临还是首次,老鸨子的烈焰红唇都快开到耳朵根了,连忙将人请入预留的绝好雅间,素纱幔帐围隔,可纳十余人。
戏台上一出接一出得演。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曲高和寡不足为虑,俗不可耐也不足为过,总之老鸨煞费苦心准备的戏码,赢得了满堂喝彩。
可不知看台那位尊爷,似乎有了不耐烦之意,索性解了衣裳,又行起欢愉之事来,照旧是躺着让随行的小倌伺候。
青楼是卖肉色的地方,谁色相好谁得宠,千古不变的道理。可白眉盛会,一年才举行一次,一视同仁的规矩不可破,同样是做娼妓的,一展身姿的机会不能不给。
故此到后半段,就是那些小有名气或名不见经传的小倌们上台,自当也是卯足了劲的,表演的才艺也不算多寒碜。
可涟漪阁有位小倌人,出了奇的寒碜,轮到他却也不得不上。
身为红尘中人,即便身无长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总会吧,充当笑料啥的,也能博个利扬个名。
戏台子清空,红帷幔拉开,此君被来自身后一双炯炯有神铜锣似的大眼给瞪得险些气绝,只好硬着头皮上场。
台下宾客满座,乌泱泱人头攒动,见他打帷幔后出来,立刻爆起掌声。
这等场面,此君并非第一次面对,只见他,拂尘掠眼而过,撩一手白袍裙裾,迈开八字步,稍稍清了个嗓开口了。
“诸位恩深似海的官人,在下文无隅,这厢有礼。”
“好!”话音刚落,便有人叫好。
好个屁,跟个傻子似的,帷幔后牛眼主人暗自唾弃。
文无隅接着道,
“既是与君同庆的盛会,在下就献丑,为诸位诵一段《道德经》……”
“啥?《道德经》?”一个喝得酩酊的粗汉呛出声,大着舌头说,“别看你…穿得白花花的像个道、道士,真当、当自己是个道、道士啦?俺不听《道、道德经》,俺要…”
此汉被另一汉给拽坐入座,许是觉得丢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