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3 / 4)
曾想过要王爷以命相抵文家含冤而死的亡魂,可被囚禁天牢的父母,又能否放下这八载的冤屈耻辱,从那一把大火开始,这份仇就结下了,即使无力与之为敌,也断无可能与之为友。
圣人训,以德报怨。世人若皆从,何来浑世的污浊与肮脏。
“我赢了!”渊澄炫耀手中筹码,目光迥然,“你认不认?”
“愿赌服输,”文无隅将手中木棍放下,走去斟茶两杯,自取一杯,“朝迁市变在即,难得王爷如此闲情逸致,吾若不认,岂非败了王爷的兴。”
渊澄端起一杯茶,斜眼看他,“你不愿意,也不勉强。”
文无隅低眉一笑,未言可否,转足贴墙而坐,“成败在此一举,王爷似乎已经胜券在握了?”
渊澄听他一说,悦色有所收敛,端起茶壶走起去往他手中空杯倒水,“我知道你挂心你父母的安危。”
文无隅定定看着他。
渊澄将茶壶放下,才又道,“你放心吧,若有万一,我必拼尽全力保文大人周全。”
文无隅浅浅一笑,“有王爷这话没什么可担心的。只不过满朝文武之中,心向大齐的所剩寥寥,王爷当朝逼宫,只怕不易。”
钟武篡位,改国号康。昔年大齐朝的三公九卿,非死即隐,仕宦官吏也几乎革旧换新。但说到底,大康不过二十年,朝中百官无一例外不是大齐生人。
渊澄低眉沉吟,道,
“天下熙攘皆为利,钟氏弄权窃国的罪行一旦大白天下,必然人心混乱。朝臣们在二者之间摇摆不定,这时候只需要高举正义之名,再不济施加一点威胁利诱,他们便会偏向你拥护你,即便有少数持中不言作壁上观的也无妨,大势所趋,他们迟早跪服。”
文无隅轻笑一声,对王爷的真知灼见已经叹无可叹了,转而道,“那王爷为何不自己做皇帝?”
渊澄神色一滞,微沉了脸,默一会儿才短叹一气,说道,“我做不了皇帝。”
文无隅不禁深看他一眼,似乎不信他竟就如此承认了。
未等相问,渊澄又道,“人人皆知我是大康钟氏文皇亲封的怀敬王,我若称帝,势必和钟武窃国同罪,人所不齿遗臭万年。”
文无隅道,“可王爷才是真正的遗皇子,把江山拱手他人,大齐宗祖泉下有知恐怕不安吧。”
渊澄哼笑一声,“前人田地后人取,荣枯兴亡罄墨笔。商替夏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