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枢密院(2 / 6)
如何也要去和她坐一坐。
当然,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父母恢复名誉,入葬皇家园林,得到皇上谥号,让他们入土为安。这一切需要他的努力。
一想到回去以后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办,他都想御剑而飞了。
但想想保护着皇上,一路上这么多人看着,自己轻易地露出道家本事,对皇上不好交代,回去以后一定要让皇上把这条法令取消了,禁制人们学习道家法术,这是能禁止得了的事情吗?从古到今,多少禁制的事情都死灰复燃,祸害更大!如果说为了防范某一件事情,就靠着皇权的威力去禁制他,这是绝对愚蠢的行为,在他看来,禁不如通,管不如放,民众远没有皇权想的那么可怕,远离了民众才是最可怕的皇朝颠覆,读书这么多,连这点道理都悟不出来做皇帝简直是白瞎了……
虽然他对眼前的皇帝,自己的皇爷爷有着许多地偏颇。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龙朝辉总觉得自己看不上皇爷爷,也许这就是年轻一代和老者的代沟吧!他们双方内心里都有着很深的代沟,以至于龙朝辉懒得想和他沟通,在他看来他的想法和理解总是那么的可笑无知不合时宜……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其实如果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上,想的说的也许也会身不由己,人在庙堂其实和人在江湖都是身不由己。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可能逃避。
三天后的中午时分,他们一行数百人来到了杭安城东门外十几里的地方,立刻感受到了不一样。
杭安城这几天热闹的像是在过年。
从郊外的几个百姓口里得知,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挂红灯,宽阔的马路上早中晚都要清水洒道。而且城里的粮食都限定了最低的价格,五文钱一升,从长堤运来的大鱼也只卖十文钱一条,猪肉也只卖八文钱一斤,比平日里便宜了一半还多,所以现在杭安城满城飘香,人们欢天喜地,据说是为了迎接皇帝亲征凯旋而归。
龙朝辉听罢这个消息,心里暗暗吃惊,越来越佩服太子晨胆识过人了,居然在刺杀没有成功后转变了思路,改为开城迎接,当做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了。按照大顺朝律法来说,王子犯法必须有大臣弹劾,证据确凿,查实翔实,才能判刑。比普通的老百姓要复杂的多,当时制定律法者的目的是尽可能用条条框框保护皇族的人。现在仅靠自己手下的几名俘虏就指责太子晨谋反,显然证据不足,而且太子晨完全可以矢口否认。
皇帝赵哲听罢这个消息,也是挤出一丝无奈地笑意,心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