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反应(2 / 3)
弊?
“那她也太厉害了吧。这简直是天下第一奇女子啊。”有人叹道。
能以十五岁的年纪考状元,几百年来便是男子都没多少,更不用说女子了。更何况人家还是六元及第,绝无仅有的第一人。
“不光考状元啊。你看看人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捣鼓出高产水稻,听说南方的那什么‘经济改革’也是她向皇上提议的。再看看工部和户部那些人……唉,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大家也十分感慨。
他们是刑部的,跟杜锦宁没什么业务上的来往,职业使然又喜欢以事实说话,所以这些话就说得十分客观。
“杜锦宁这样,是犯了欺君之罪吧?”有人问道,“皇上在这件事上是什么态度?”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亲耳听到齐伯昆话的人。
“齐大人说,杜锦宁手里握有丹书铁券,而且她为大宋也做了一些贡献,所以丹书铁券收回,抵消她的死罪。”那位刘姓官员道。
大家恍然,这才想起杜锦宁失踪前,为了表彰她研究出来的高产水稻,皇上曾给杜锦宁赏赐了一个丹书铁券。
“这也……太凑巧了吧?”
刑部这些官员天天审案,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疑点。
“在朝堂上商议这事时,阮大人你也在场的吧?你觉得这是杜锦宁特意谋划的?”另一个官员毫不客气地怼了同僚一句。
每个部里,正五品的官员不少,大家都是有资格上朝的。那日在朝堂上议论给杜锦宁什么赏赐的时候,大家也都是在场的。
要说拿到丹书铁券是杜锦宁的阴谋,让这些官员把自己的智商往哪里放?人人都是傻子被人愚弄的名声很好听么?
因此,不说他们嘴里不承认,脑子里就下意识地直接否定这个想法。
“与其说是杜锦宁特意谋划的,不如说是因为她手里握着丹书铁券,才敢大胆承认自己是个女子。否则,她就是抗旨不遵拒绝赐婚,皇上也不会拿她怎么样。高产水稻的问题还得靠她去解决呢。”
“对对对,绝对是这样。”大家都觉得这就是真相,毕竟太有道理了啊。
提起高产水稻,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杜锦宁是女子,她自然不能当官了。那这高产水稻怎么办啊?”
“怎么办?让她继续研究呗。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就算她已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