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4)
“好。我会照看好自己,不会再稀里糊涂地忽略身体的感受。”岑晓吐了吐舌头。
不为了自己,也会为你。
**
定的六点半的闹钟,第二天醒过来,身边除了床塌陷的一点点痕迹,早没了他的影子。伸出手碰了碰他曾经躺过的位置,岑晓心里莫名温暖,坐起来伸了个懒腰,在洗漱后起床坐车去古城。
惠风和畅的大理,光线充足又不闷热,有让人心旷神怡的好天气。
多半天的时间里,除了完成计划内的拍摄,她还尝了烤乳扇,喝了三道茶。走在亦古亦今的街头,即使知道这里绝大部分是后期人为建筑的景观,却不妨害她的一份好心情。
下午两点,她完成了所有工作,坐车去向那个近年来闻名遐迩的渔村,双廊。
去渔村途中有一段路,车就沿着洱海开。
透过玻璃窗,能看到灰蓝色的水域上掠过的不知名水鸟,还有三两骑行的人,及站在路边波斯菊旁拍照的年轻人。不是多么出挑的景致,但却能带给人少有的安宁。
下了车,岑晓就分不清哪是哪了。
她误打误撞走进一条巷子,意外遇上一户白族的人家在办喜事。看到一整盆、一整盆沿街摆设的食物,及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男女老少坐围着小矮桌坐在路边吃喝的模样,她一下子就被这种欢喜的感觉给带安静了。
离开巷子,她边问边走,终于在半个小时后找到了渔村的繁华地带。走进那家慕名已久的甜品店,点了一碗招牌的杨枝甘露,正一勺勺地品尝时,接到了顾惟野的电话。
“还在古城里,还是已经回宾馆了?”他问,“今天收工得早,可以找个地方,陪你坐坐。”
她先是遗憾地告诉他自己现正身处双廊,然后又透过电话说,“我现在回去吧。”
顾惟野说不用,“你先在那里随便逛逛,我很快就能到。”
双廊有一家依着洱海水域而建的青旅,非常有名。门前有木条拼成的码头,上面摆着白色的长条桌子。
尽管桌上的小盆栽虽然被水上飘过来的风吹打得不怎么精神,不过依然很萌很可爱。
太阳下山前一小时的光线很优美,难得码头这里一个人没有。岑晓兴奋地拾级攀登上铁架和木头建成的高台,远远眺望山影和水迹相交的地方。山影重重,水波渺渺,好像一副写意的山水画,水上为数不多的渔船已开始向岸边驶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