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欲上青天揽明月(2 / 4)
他从往事记忆中唤醒。远处也传来寻他的声音,他离开湖心亭,沿湖边小径,往晓月居而行。
天刚蒙蒙亮,院内还遗留着晚间的凉气,湿浸浸的,不似白昼燥热。
林燕飞和柳如卿早早起来,一反常态换了一身粗布短衣,背着药篓就要出发。刚来上京之时,白夫人就交代过上山采药也为考课的一环,故而两人每月初二就会上万秀山。
去万秀山,须过了明德门,再一路西行数里。
万秀山连绵不绝,途经三州十县。山势高峻雄伟,远远望去,如黛色横在天迹,峰峦叠嶂,林海苍苍。若有云来,便掩峰夺翠,仙雾缭绕。万秀山中有一峰,高耸矗立,因形如峨眉月而得名奇月峰。奇月峰南缓北陡,只有山巅如月牙儿弯弯,少有人踏入。南坡丛林茂盛,内藏万宝,适做清明踩青、重阳登高之途。北坡如刀斧砍成,峭壁悬崖,唯有艺高胆大的采药人,为获利而冒险攀登。
柳如卿两人抵达山脚,日阳已升,药篓中扔着几株沿途采摘的黑节草。
林燕飞常上奇月峰,每逢踏春之时,山前的碧草上满是富贵人家搭起的罗帐,再往高处,人便稀少了。她上前分叶拂枝,领着柳如卿一道向深处走去。
“今日咱们来的早,可以往高处走走。前几年曹伯伯运气好,还挖到了一株野人参。”林燕飞抹掉一头汗,回头说道。
柳如卿外出采药不过三次,次次路径不同。她知道林燕飞有意带她熟悉,故而一边细心查看四周形势,一边留意脚下。
白夫人吩咐她们采药,并非是缺药材。济世堂在各州府都有分号,自家也有药材行,不缺他们采的几味。更重要的是,让她们辨识药草,熟悉采摘之法,而后再亲自炮制、储存。只有对药草熟悉了,在亲自采摘过程中辨清好坏,以后用药才知分寸。尤其药材时令、质量如有分毫之差,也将影响用药的疗效。
柳如卿和林燕飞一路走一路看。见着不认识的,不是亲口尝,便是采了回去一起研究。柳如卿善画,这几月来按照白夫人要求,比着草药模样画了不少;林燕飞善书,则在旁写上药名、形态、药性、炮制之法、功用及药方。
现下医药行当还被称作贱业,虽有《黄帝内经》等专科书籍流传,尚缺一本图文并茂的药草大全。白夫人曾说,当今学医之人,多是口口相传,若有了医药典籍,也方便许多。
“燕飞,我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柳如卿刚挖了几株防几,气喘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