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聊与王孙慰怀抱(4 / 5)
树上几只雀鸟。
殷元昭扶着太后走到阴凉处,早有宫婢在石凳上摆好软垫。
二人在廊下坐定,太后指着附近几株秋海棠,高不过三尺:“想当初,你刚进宫的时候,也就比它高一点。二十年一晃而过,哀家老了,”她对着殷元昭细细瞧,像是透过他再看另一个人,“我的昭儿也长大了。”
殷元昭进宫伴读时,年仅六岁。之前因着他父王的缘故,太后只在元月召见他们母子,态度也颇为冷淡。嘉平帝令他进宫,他十分不乐意,却拗不过皇命。曲太妃耳提面命了许久的规矩,尤其是学业上不许输给众皇子,又叮嘱他多多亲近陛下。
他刚入宫时,独自住在拾翠宫。宫婢内侍虽不敢怠慢他,却也不甚尊崇。那时殷元早早被立为太子,由太傅在崇文馆教授,他与其他皇子则被安排在司成馆。几人年岁相差不大,二皇子殷元晔只小他两月。也许是后宫早有传言,殷元晔和弟弟们同仇敌忾,一致冷待他。即不至于过分地让人挑出错来,又没让人误以为他们友好相处。
倒是太子年纪虽然只比他们大上两岁,性格却敦厚,对他们一视同仁。有几次撞见事发,殷元晔并着殷元曜都被他狠狠斥责了一番,还接了他去东宫,耐心安慰。也是因此,殷元一直不被谢皇后所喜,母子常有争执。
他进宫半年,心中谨记外祖教诲,藏住锋芒,不得和皇子起争执。唯有一次实在委屈,趁夜悄悄一人离了拾翠宫,躲到圆凤池坐了半宿。泪眼朦胧中有一双温暖的手把他抱起,将他带到寿安宫,迷糊中听到有人在旁规劝,幼子无辜,何必因长者之过而迁怒。也是自那天起,太后对他改颜换色,祖孙二人才开始亲近。直到他十五岁离开上京,跟随外祖父、也就是当时的镇军大将军曲诲在安东大营从军,和太后相处时间才少了。
他和太后关系缓和时,太后也不过知天命之年,如今满头华发,看的殷元昭鼻中一酸:“皇祖母精神矍铄,孙儿还要陪着您长命百岁。”
太后听的直乐:“哀家必然要长命百岁,哀家还要看你成婚生子。”她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向两边道:“你们先下去。”在旁侍候众人福身,听令离去。
偶尔有清风拂过,广玉兰被吹的沙沙作响,宫婢走的远远的。
殷元昭闻言脸色不变,只盯着一旁飘香藤沉默不语,心中却在盘算如何开口拒婚。深红色的花朵从下往上,绕着廊柱攀附而上,沿着绿色瓦当往外伸去,似要冲上云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