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分明意外隐玄机(3 / 4)
”
“也是,不管他是想浑水摸鱼,还是要趁机诉冤,一旦真相大白,他必定会再次出现。”殷元昀话锋一转,“只是太子哥哥故去后,父皇大怒,不许人提起此事,相关人等也都被处死。要从头再查,只怕不易。”
殷元昭看了他一眼,沉声道:“百密必有一疏,我不信他们不会留下半点蛛丝马迹。此事也不着急,千万不得打草惊蛇。”
殷元昀自然明白,若先太子之死不是意外,那嫌犯必是想从中得利,身份地位绝不一般。
“宋之钰调回上京,王兄可知?”宋之钰任职定北大营统帅多年,今年在太子几番动作之下,突然调回上京,改由左卫大将军燕述于营州镇守北疆。
“咱们这位新太子,是连宋家也不信任呢。”燕述长子尚和静公主殷元宁,正是殷元曜的同母胞妹。
“四皇兄身子弱,父皇再是看中些,也不会对他造成威胁。”
殷元昭一哂,他人虽不在兵部,军权变动的消息自有人奉上,闻言便道:“他这一步着实不智。殿下如今还需韬光养晦,万万不可打兵权的主意。”
殷元昀扬眉笑道:“我有王兄相助,何必费心军中之事。”转而又担忧道:“定北有燕述统领,就怕军心难定,届时奚族趁机挥军南下,遭殃的还是百姓。”
殷元昭道:“先让人盯着,一旦有异象尽快回报。”
两人又谈及御史台之事,去年底秦任上任后,嘉平帝准吏部请奏,于二月在守选进士中擢拔了一批新晋官员,授职监察御史,陆陆续续派出京以督察地方百官动向。这批年轻的监察御史甫登官场,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心报国,意气风发,遇有贪赃枉法之徒,大胆劾奏,便是谢派中人也难以避免。谢普虽然着人从中瞒报,但监察御史本就可直接向天子呈书,又有金锦从中周旋,吏部秉公办理,故而不论派别,地方上仍然被清退了一批。他们趁此机会举荐了不少良才。
“殿下不妨向金锦示好。”殷元昭突如起来的一句,让殷元昀愣住。
“金锦官居御史中丞多年岿然不动,为人正直敢言,可说是国之栋梁。秦任迁御史台,也许是陛下的一次试探。”
殷元昀低眉思忖,心中顿生凛然,若太子一直用人唯亲,那就绝不是明君之选。嘉平帝如此做法,是放权,还是捧杀,值得深思。他悄悄瞥了眼殷元昭,暗自叹息,又是庆幸。若他出生正统,有心帝位,何来平魏之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