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真相大白(1 / 4)
问语看这男子的模样,也不指望他能道歉,干脆继续以“查明真相”为重,柔声问跟前的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扁担。”孩子答道。
问语禁不住犹疑。虽说乡间不少人认为贱名好养活,但真叫起来也不能完全不讲究吧?叫孩子“扁担”,确定不会和家里那条长长的用来扛重物的东西搞混?
正想着,孩子问一答十,指着那男子道:“他叫荀在右!”
男子立即澄清,“跟人瞎说什么!我叫荀道左。”
问语本来怔愣着不敢猜他名字是哪两个字,他这么一反驳,她反倒是明白了。“在右”就是那个“在右”,而“道左”想必也就是她能想到的那个“道左”,所以那帮孩子才嘲称他为“左右”。
“有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这几句话出自《诗经国风唐风》,讲一棵杜梨孤独地长在道路的偏僻处,一心期望能有一个“君子”前来拜访。
问语觉得这几句诗或许就是“道左”这个名字的出处。
荀道左更是吃惊,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看问语,“你还懂《诗经》呢?”
这次轮到问语轻蔑荀道左了,她跟着师父学的东西可多了,这人真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不过她多年来训练出的教养不允许她露出那种表情,只淡淡道:“与其干拿那些诗词书本做文章,不如好好想一想,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做好一个君子。”
你应该跟庭庄主学学。问语心中暗暗加了一句。
荀道左略羞。他读书二十余年,自诩孔孟门生,才学过人,如今却被一个小女子嘲讽纸上谈兵,这让他脸面往哪搁?
好在问语并没有兴趣继续追究,转而询问扁担,“你家锄头是什么时候丢的?”
苏予诚给人治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她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自己找些事情做。
扁担想也没想便答道:“就是今天!从今天早上开始,我就再也没有见过我家那个锄头了。”
早上开始没见到?那么丢失锄头的时间是在昨天晚上?
“那你记不记得你最后一次看到那个锄头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
“我记得,昨天晚上,我爹娘回来的时候还是扛着锄头的。可是今天早上我却没看到,我爹娘也没找到。”
“你家锄头一般放在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