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北宋(二十一)(5 / 13)
得出这人于美食之道颇有了解,顺着这张食单,白玉堂入了不少他以往绝对不会进去的小店。
滋味确实不错,尤其其中店家的招牌菜,没少让他有惊喜之感。
尤其是酒。
以长江流经裹挟的泥沙冲击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松软肥沃。
此处靠海,海水蒸腾的水汽滋润土地,丰富的渔产及其富余产品常备被做成肥料埋入土下,空旷无山的环境能够引日光滋润每一刻稻谷。
在这样的环境下灌溉生长出的稻谷饱满,口齿留香,以此米为原材料,又引来松江清冽的泉水作为酿酒用水,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带来了最利于微生物繁殖的环境。
正是这一系列有如天赐的曼妙气候孕育了在后世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崇明老白干。
当然在此时它还不叫这个名字,只是如凝脂一般的白色浓稠浆液,酒香扑鼻,辛辣味淡到几乎没有,以甜为主的米酒也已成为了此地特产。
白玉堂喝到的米酒是在阳春三月之时所酿,窖藏将近八个月,正是开坛的最好时候。
农历三月,南方沿海气候独有的倒春寒情况使得每一年酿出的酒质量都不可控。
但是,酿酒最美妙的一点就是质量的不可控,原材料、气候、乃至于就是那么一场雨不同,都会使得这一年出酒的质量不同。
所以在后世收藏酒讲究农庄和年份,只有天时地利都放到了一起,才会使得这一年的酒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
恰巧,去年一年风雨皆顺,日照充足,使得稻谷的灌浆顺利,淀粉含量高。高淀粉促进了发酵,而今年四月又是一个难得的好年,才酝酿出了绝佳的“四月白”
杯中酒水米香扑鼻,味道有些像醪糟,但是滋味更加清冽,旋转杯身,酒液浓稠可挂壁,饮之,入口微甜,随后是恰到好处的酸味,酸甜交加很是清口。
只是若是以为这是女郎间的饮料而轻忽之那便错了,只需片刻后劲一返便可让人看见南方特有的钢骨。
白玉堂给予好评的是一家小酒肆,此人妻族家中为本地酒庄,有官方酿酒权,于是这汉子便借了这份便利,让妻舅家给自己这家店"特供"了一些酒,他的比例特殊,又引入了梨花香气,一盏梨花酿只请知己,不售客人。
但是自打这位【卿卿子和】进行推荐了之后,这家店便被慕名而来的酒虫们缠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