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北宋篇外一(3 / 10)
当年是刘娥选择的,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宋朝的皇室一贯都有和武将结亲的习俗,故而郭皇后也是武将之家出生,她虽熟读诗书,但性子里头总有些强硬一面。
故而小太子和赵祯小时候还是有些区别的,加之赵祯入宫之后以为自己是过继来的,父母皆非亲身,自然战战兢兢,小太子可不会如此,人总是因为被宠爱而颇有些百无禁忌。
而赵祯怕的就是这个,小太子自幼顺风顺水,小时候有他压着,若是他一心想要行走江湖,将来他若是有了个意外无人可制止他。
为帝王者乱来,只怕祖宗的基业都要被他败了,届时岂不是害人害己?
但另一方面赵祯又欣喜于自己小儿子的大胆和走上习武之路的勇敢,坦白说赵祯年少时候也有偷偷试着练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太苦了放弃了,他儿砸已经坚持了有小半年辣!
总而言之,新手爸爸是又自豪又担心。
这样的情绪下,他今天下朝早了些,去检查儿子作业的时候就没能把控住,批评了一番缠着内侍读话本的小太子,并且处罚了这个拿着话本的内侍。
小太子本来是做完了功课想要休息一下,不过是调剂之举,而父亲一上来便处罚了他贴身的内侍,一时之间自然又气又委屈。
他不好和赵祯吵架,便干脆将自己藏起来,躲了一个下午默默舔舐伤口,然而小朋友这样的举动,除了火上浇油之外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
赵祯见儿子胆敢忤逆自己,自然更加生气,他知道这事自己也有错,但是儿子为了一个内侍竟敢顶撞自己,赵祯也委屈啊!
夏安然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勉强听完了傻爸爸叽叽咕咕的抱怨之语,最后他面上不动,心中实则万千吐槽得问道,“那……皇兄急招我入宫,所为何事?”
他的皇兄干咳了一声,并未开口,但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不是当哥哥的,对着自己儿子拉不下脸面,想要有事弟弟服其劳嘛。
对此赵祯也是振振有词的,因为破坏他们父子感情的话本作家就是夏安然,而惹了事的话本就是那本足足连载了将近10年,作者想起来就写几句,剧情更是百转千回的《沧海凌云传》。
“解铃还须系铃人那。”赵大哥严肃说道“此事还要烦劳夏弟了。”
烦劳?怎么烦劳?要他和一个六岁小正太解释做武林高手的难处吗?
夏安然表情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