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周末(6 / 8)
普遍比同龄的城里孩子听话、懂事、早熟,自卑又敏感。闫妍自知帮不了许多,但能帮一个算一个。
她拿出手机,按照敏艳报出的手机号拨通敏艳爸爸的电话。电话那头嘈杂,听得出像是工地。闫妍自报身份,就把电话给了敏艳,父女两用山里方言交流,小姑娘时而难过时而开心,语速飞快。
敏艳依依不舍的挂了电话,“爸爸说他会尽快回来,还让我好好去上课。”把手机双手递还,小姑娘抬头问道,“小闫老师,为什么爸爸那么辛苦都要送我去上学呢?小刚的姐姐很早就出去打工了,能挣很多钱,我要是去挣钱了,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闫妍接过手机,蹲下来握着小姑娘肩膀,目光平视着她,“首先,你年龄很小,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和父母有义务让你接受教育;其次,只有读书接受教育,你才能知道山外面是什么样,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如何写自己的名字,如何计算数量不至于买菜都算不清楚帐。”
小姑娘皱着眉头,听的似懂非懂,听到这里得意的说道,“上次我和奶奶去赶集,奶奶就没算清楚帐,还是我算明白的。”
“是啊,如果你想以后成为更有用的人,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你就有好好用功读书。”闫妍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听懂,但她希望孩子能够明白,“读书未必能够立刻变现挣钱,但读书可以让你以后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小刚的姐姐,她没读书,她只能选择靠劳力挣钱,如果你读书读的好,你以后就可以像老师一样,选择更多的不同的职业。”
小姑娘懵懵懂懂的点头,闫妍没再多说,帮着小姑娘熬粥做饭。
方浩一直沉默的陪在一旁,将一切看在眼里。她们做饭,他就去劈柴、把水缸挑满,顺手把房子里能看到的活儿都帮忙干了。
敏艳自小母亲就走了,难得有人陪着,她不舍得闫妍走。最后,方浩和闫妍在敏艳家吃了午饭。
午饭当然是方浩做的,敏艳奶奶熏制的腊肠炒小瓜,清炒山菜,蒸玉米,蛋花汤。闫妍没用过这种老式的电饭煲,刚好把粥煮成了饭。
吃完饭,闫妍和小姑娘一起洗了碗,山里的水沁凉,冰的她手指发麻,小姑娘却浑然不觉,或者已经习惯了。
依依作别,小姑娘一直把两个人送到山坡下。
小路很窄,两个人并肩走有点挤。方浩走在前面,闫妍跟着,她伸手抓住男人的指尖,男人的大手反手就握住了她的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