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4)
中,轻轻就能拿起。
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和傅平秋的差距在哪儿了。
二月底的一个周末,春寒料峭,我破天荒地起了个早,打着哈欠裹上厚大衣。和傅平秋约好了他会带着我再逛一次故宫。
出门前,傅平秋穿着一身很有风度的灰色大衣,颈上松松围着条深色的宽围巾,发型梳得一丝不苟,显得气宇轩昂,颇有那种老上海滩以笔为生的文人气质,我倚在门口打量着,不禁想他这幅打扮还真适合去约会。
……等等,是约会吗?!我的天……我来不及换身衣服就被对方拉出门了,结果只有自己穿得很臃肿……靠。
别冻着了,你这样穿也很可爱……傅平秋捂着嘴说。
从前我对搞文物的印象一直是只有有闲情逸致的人才会去研究的玩意儿,又不能贩卖,像一种没有回报的投资,不懂怎么靠这个吃饭。和傅平秋在一起后,渐渐我也开始对历史产生兴趣,很想了解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能聊的话题越来越多,家庭,城市,童年生活,职业……看来我是没法了解你的世界了,计算机对我来说太复杂了,傅平秋无奈说道。可我知道他明明学得比我都快,他这才是无形装逼最致命。
远远就看见了笼罩在清晨金辉下紫禁城,御寒怒放的腊梅伸出红墙外,广场上人声熙攘。
我们没吃早饭就出来了,傅平秋没有直接带我进去,而是走向了太和殿广场外街边的一辆早餐车。是个小贩摆的小吃摊子,木架子上插满了红艳艳的糖葫芦,玻璃罩子里放着煎饼果子,油条,茶叶蛋……还有外焦内金黄的烤红薯!熏人的香气飘散在寒气中,我闻着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餐车前围了一圈人,好几个小孩吵着要吃糖葫芦,家长争相往里面塞钱,小贩忙的不亦乐乎。
“想吃吗?”傅平秋问我。
“想。”
“外地人做的也没事?”他故意说。
不久后,手中捧着热腾腾的红薯,冷风一吹,我眼泪差点都要流下来。
第二次来才发现,整个故宫比我想象中还要大得多,上次来走马观花,看到的才只是冰山一角。傅平秋为我申请了一张特殊的参观卡,我可以和他一起从偏门进去,不用在大门口单独排队。
故宫里的文物藏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库存最多的是明清的珍宝。现在整个宫殿对游客也只开放了四分之三,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