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谋划(2 / 4)
儿沾上他们中山伯家。还别说,就那中山伯府的门第,我还看不上呢。等着瞧,我们钱姐儿有的是好人家。”
纪老夫人对纪钱钱和外孙林浩情投意合的嫌弃,给纪钱钱敲了一个不小的警钟。想她作为纪念的亲祖母,都这样不看好自己的亲孙女,那外人又如何看她、想她?
外家是恩国公府,本家是定西侯府,这样的噱头在将来议亲时,的确能唬住攀龙附凤趋炎附势的小人之辈,但世代书香根基富贵的名门望族恐怕不会考虑她。
当然,小门小户人口简单,有小门小户的好处。若能找到一户门风清正善良朴素的人家,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纪老夫人会如此替她着想么?
现在有万老夫人在,纪家人自是把她像佛一样供着。将来若没了万老夫人,万家舅舅又不替她出头,她还不是任人欺负任人摆布罢了。想想吴姨娘和纪乔的遭遇,纪钱钱觉得,她也该为自己好好谋划一下出路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古人不甚重视女子才学的教养,市井人家尤是。想想生存都那么艰难了,还要额外省出钱来请先生教女孩子读书,而就算女孩子读了书,也无甚出路,了无意义。是而,一般人家既是出不起,也是不愿出这个束钱。
高门望族的大户人家就不同了。一方面是为了表示不差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昭示清贵,渊源家学,女孩儿还是被要求通文识字,读书明理的。这也是将来议亲时的加分项,官宦富贵之家尤其重视这方面的培养。
恩国公府就有自己的女学,请的塾掌是素有才名的王阳任。王阳任是乙丑年的进士,官至湖州知府,后被革职在家。恩国公府闻他才名,聘他做了西席,教授万家的小姐读书。万家的同僚亲友听闻这里的女学不错,也有攀了人情,附学读书的。
纪钱钱需要谋划一个出路,可古人不看重才情,她如果只是书读得好,是绝不能讨巧的。更何况,在现代她是大学毕业,近二十年的学习经历,识得字,通得理,应付下古代的日常交际满够了。
她现在需要的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足够出彩,足以令她在没有恩国公府和定西侯府的庇护下,也能依靠自己的实力,好好的活下去。
这在古代,对一个女子来说,是不易的。古代留给女子发挥才干的空间有限,而她作为一个现代人,比之古代女子,唯一的优势在于十多年的学习经历。
她业余学过书法、绘画,但二者均连入门都称不上。所幸听闻王阳任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