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春闱(2 / 3)
万家因有三个少爷要参加会试,大房的大少爷、三少爷和二房的二少爷,自又是另一番忙碌。
正月里不动针线,女学二月初一才开学。因刚过完年,大家的兴奋劲头还没有消散,另加初九是春闱,家里有参加科考的和没参加科考的,都对这事异常关注。学堂里整日议论纷纷的,都无心学业。
不光女学生,连夫子都躁动不宁。毕竟是三年一次的大事,盛景难逢,谁不愿凑这热闹?何况学里还有两个夫子也要应试,大家对此就更关注了。
“你说三哥哥会不会考中三甲?”课外休息时候,万宁问纪钱钱。
万大少爷是嫡长孙,如无意外,将来是要袭爵的,对读书兴趣不大,四年前才吊车尾的险险过了乡试。二少爷是二房的长子,二房是庶支,除了送人情走偏门,只能靠科考出人头地。对读书比较上心,可好像无甚天分,和大少爷一起入的乡闱,排名中下游。
三少爷十三岁中解元,连万老夫人都对他十分看好,想来应该能捞个进士或同进士出身。至于能不能考中三鼎甲,还只是个十九岁的少年,考上了锦上添花,考不上也没什么。
纪钱钱道:“能不能进前三甲我不知道,不过肯定能做探花使。”
相传唐朝进士及第后有个隆重的庆典,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在杏花园中举行探花宴。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采摘鲜花,跟着在琼林苑赋诗,用鲜花迎接状元。
纪钱钱不知道万聿的才学能不能鳌头独占,但如果单论相貌,她想他绝对是鲜有敌手的。若真有探花使一职,非他莫属。
万宁没听过探花使的典故,疑惑,“什么意思?”探花郎和探花使只一字之差,她照自己的理解道:“你是说三哥哥能做探花郎?”
她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探花郎和探花使虽只一字之差,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纪钱钱正要纠正她,夫子进来了,万宁忙回自己的座位坐好。
纪钱钱很快将和万宁谈话的事丢在脑后。
万宁则四处逢人就说她的三哥哥是要做探花郎的。大家问她怎么知道,她就神神秘秘地告诉人家有人告诉她的。
万家曾出过一个探花郎,还是个庶子,后来尚了公主,就是万家的万四老爷,万宁的爹爹。万聿也是个庶子,小小年纪就中了乡试头名,况且万宁的母亲是皇室公主,知道什么内幕也说不定。大家听如此说,都觉极可能是真的,争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