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家庭辛秘(2 / 6)
尴尬。
好在谭阿姨继续发扬自己“捣糨糊”的作用,在看到两个女儿也开始尴尬后试图转移话题,不幸的是她选择问周佩兰和我父母的年纪。
周佩兰的父母都还很年轻,还有十年左右才会退休。
巧合的是,我爸爸和高书记同岁,我妈和谭阿姨同岁,两家人的家长们非常相似,我爹之前是公务员虽然是小县城的,我妈是小学老师正好是谭阿姨的同行。
于是大家在照顾我的心情的同时,又开始传播封建迷信,感叹地认为我和高欣是真的有巧合和缘分的。
高书记惊讶点不同:你爸爸生你怎么那么晚?他响应政策晚婚晚育?
他倒是没有问我怎么还有一个姐姐大概以为小地方不尊重计划生育政策。
于是高欣替我回答说我还有一个哥哥,不过前面出车祸死了。
于是一桌子的人都替我哀伤确实应该哀伤,不然的话我干嘛要出生?活着多累啊!
当然,在外人面前,这种玩笑话不用说出口来。
于是就连高书记都对我爸爸充满了敬佩,除了他能够承担和克服丧子之痛之外,还按照他的理解:我爸爸真是人才,到了哪里都能够发光。
大概是因为一般的官僚在当了长时间的领导之后,离开了本职工作什么都做不了了。我爸爸后来从事的工作,就在高书记职权管辖范围内,所以他对于这方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当然了,对于接任我爸爸工作的我姐姐,他就没有太高的褒奖了。这大概是因为开拓者是最难的,他本人就是省固废中心的首任主任,因此看不起接任的是应有之义。
当然,这不是他主动表露的意思,算是我过分敏感感受出来的,因为他对王兴林说道:以后固废的生意会越来越不好做,会要求你资金投入越来越高。
王兴林勉强笑了笑,附和道,“是的,现在我们正在想办法扩充处置能力。”
“项目也不好批了,今后批项目会越来越谨慎。”高书记感叹道,“以后我也不好打招呼了。”
前面的铺垫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怨气,再他们两个的对话终于引起了高敏的不满,“爸爸,吃饭的事情就不要再说这些事情了,你们吃完了找个地方慢慢说。”
“干嘛,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聚在一起,你真是莫名其妙地。”高书记瞪了瞪眼,“一家人嘛!随便说些什么,我关心一下你们的工作有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