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4 / 5)
们视为根基,安土重迁的思想深植于他们的骨血中。
眼下,有人甚至产生了不好的想法,以为叶凡会像那些无良的贵族一样强制圈地、纳良民为贱户。
人群开始骚动不安,看向叶凡的眼光明显有了变化。
就在这时,叶凡站了出来,年轻的脸上带着诚恳与坚定。
“韩家岭虽被穷山恶水所困,土地贫瘠,但挖上几孔窑洞、匀出几亩田地并非难事。”
“诸位若有意,便报与村长,由县令大人定夺。即便不愿,也可领了工钱随时离开,无人阻拦。”
寥寥数语,清清楚楚地表明了他的立场。
闻听此言,灾民们稍稍安定下来,继而心底生出浓浓的愧疚。
“不必急。”叶凡笑了笑,依旧是那个温暖无害的小少年,“不妨好好想想,或与同乡商议一二,若打算好了,说与村长即可。”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的气氛明显与往日大不相同。
灾民们明面上的交流少了,私底下的商议却多了,所有人都在暗中看着,今日有谁去了村长家,明日又是谁主动跟韩家岭的人搭了话。
不知不觉中,他们开始考虑叶凡的提议,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抱着赚上一笔工钱就离开的想法,而是暗暗想着,是不是可以留下来,成为这里的一份子。
叶凡的话如同在灾民们心底播下了一粒种子,只待填上土,浇点水,便会生根发芽,长成遮天蔽日的大树。
七月七日,乞巧节。
码头那边传来一阵响亮的鞭炮声,足有两层楼那么高的货船缓缓驶来,停靠在新建的码头。
彼时,灾民们恰好聚在江边摔土坯,准备盖菌房。一见这情景,大小工头们把手一挥,笑嘻嘻地吆喝道:“歇口气,看热闹去!”
于是,大人小孩一窝蜂地朝着码头涌了过去。
只听“哐当”一声,厚重的木板搭在码头上,打着赤膊的汉子们精神抖擞地从船上冲下来,肩上扛着半人高的大麻袋。
前后数数,少说得有上百袋。
有的麻袋破了洞,零零星星地露出些白莹莹的颗粒。
好奇的孩童捡到手里,拿给大人看,“娘,这是啥?”
妇人摇了摇头,她也没见过。
有那些年岁长的老人,莫名想起一物,“这白生生的,怕不是精稻米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