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抉择(3 / 6)
的掌权人。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徐通推行的门派模式,最核心的,也是最阴险的一点,就是唤起了人们心中的那点自尊心。从最底层,断了贵族们的根。
当然,这种发酵需要时间的酝酿。事发突然,怕是也只有徐通这些少数人,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是始作俑者,掌握着大量一手情报,才能破开迷雾,分辨大势。
大多数人只是隐隐感觉有了变化,却也说不清到底怎么了。
帝国的变化还在酝酿,不是短时间内就会剧变的。但是某些人却不能等了。
本在遗族平原驰骋的桓帅,在发现大哥大失效后,经历了他一生最严重的一次内心的拷问。
帝国是有皇子的,这是大家承认的青帝继承者。只不过想比大家漫长的寿命,没人太当回事。尤其成神后,不再被九百九十九的寿元限制,就更没人考虑过继位的事了。
毕竟没人能够想象青帝会死,这是想都不会去想的事。
但是,当事情真的发生了。
法理上来说,帝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在前跃之桥的大皇子。
问题是,青帝一共四位有资格继承的皇子,现在有三位都在桓帅手下供职。
就算桓帅自己没什么想法,这三位会不会有想法?手下跟来的那些贵族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更重要的,大皇子镇守新大门,手握兵权。那位会不会有什么想法。而且在那边的不少都是帝国顶级大家族,他们又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一系列的问题,拷问着桓帅。
作为从乱世活过来的老帅,桓帅深信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帝国决不能陷入内乱,尤其在这剿灭遗族的关键时候。
更重要的,青帝怎么死的?谁能杀得了青帝。此等大敌还未露面,他们这些掌握着边关军力,可谓手握帝国最顶尖战力的诸侯,怎么可以乱。
突然间的情报不畅,逼的老帅只能回归了最原始的办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掌控一路大军,那就只能自己判断了。
桓帅第一时间找来了青山和丹萱。
在他看来,如果帝国要乱,没了青帝这个定海神针,那么唯一有可能,有力量稳定帝国的,只有门派这个新生力量了。当然这种想法也和徐通早早的布局,以及桓帅和门统紧紧绑在一起,不无关系。
所以他现在需要一个态度,青山的态度。相比于另两位皇子,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