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南下(为新书求支持)(3 / 5)
、以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拥有中式传统屋顶的现代建筑,是一种“华洋折衷”的建筑样式。经过十年的发展,这种现代中式建筑早已经从最初的加个“大屋顶”发展成熟起来。而现在在规划设计未来的都城时,他几乎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这种带有宫殿风格的“现代中式建筑”作为帝国都城的地标。
“根据陛下的旨意,在下以及建筑事务所内的同事先,首先对南京进行了基本的初步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将南京分成三个区域,其中下关地区将会作为未来的城市商业中心,依托便利的水运以及铁路运输,其将会成为首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对于商业中心,人们并不陌生,而此时的下关在码头的带动下尽管已经隐隐初显作为商业区的潜力,但距离真正的商业中心仍然差距甚远,在下关至外城一片片稻田,为商业区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廉价土地。
“……目前两江总督府已经冻结了江宁府境内全部土地、房产交易,接下来最大的任务就是土地的征购、平整和土地经营的内容了。根据初步的计划,国都建设委员会将首先收购下关地区62.8平方公里的土地,土地收购后,按照土地平整法规,进行了上下水道、电气、煤气的基础设置配置……而在土地经营上将借鉴东北诸新城的经验,制定《国都土地建筑物出售及租赁的有关规定》,其中对建设周期、转让原则、土地用途、面积大小、竞买方式都做了详细和严格的规定,除了政府官厅用地、官办学校用地、道路、公园绿化等公共用地外,其余土地均上市交易。从距离码头、火车站比较近的地区开始销售,再逐步向城市方向扩展……”
对于土地的经营,东北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土地经营模式,而且在大连以及滨江、长春、沈阳等地的建设中,更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地产商业上的熟练运用,在国都建设中同样也不例外。
“初步预计收购土地需花费3500万元左右,而通过对第一期五年规划地区土地售出,将获得收益2000万元左右,这笔资金将完全用于下关新区的街路、广场、上下水、公园建设,待五年规划完成后,预计环境良好的下关地区地价将上涨十五至三十五倍,届时除出售第二期五年规划地区土地外,亦将展开任务最为繁重,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市街改正”计划,也就是南京老城区的改造,预计届时投入资金五亿元,对南京内外老城区实施改造……”
在孙玉纯的讲解中,李经述这位新晋的庐阳公,则好奇的打量着城市模型中的一片空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