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诬枉(6 / 18)
如果宋申锡不死只是流放的话,李涵将来还有提拔重用他的机会,也算是自己将功补过了。
翌日,各省宰相果然再次云集延英殿,这一次大家的态度比之前积极了许多。大概也是因为已经揣度到圣意,大家为宋申锡求起情来,一个赛一个的言辞恳切,连轻凤都被感动得热血沸腾起来。这时又听兵部尚书牛僧孺道:“做人臣子,官最高不过宰相,而宋申锡身为宰相,假使真的如都虞侯豆卢着所奏,他拥立漳王别有所图的话,他又能得到什么呢?宋申锡还不至于这般糊涂。”
李涵听了牛僧孺所奏,深以为然地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
就在这时,王守澄的奏疏也被送进了延英殿,奏请天子怀柔天下,豁免宋申锡死罪,只进行贬黜。李涵很意外王守澄竟会让步,于是他顺应众人之意,免除了漳王与宋申锡的死罪,将漳王李凑贬为巢县公、宋申锡贬为开州司马;而晏敬则、花无欢及原先侍奉漳王的一批宫人,皆被处以流刑或放还原籍。
诏书《贬宋申锡开州司马制》敕日:“正议大夫新授太子右庶子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宋申锡,顷由艺文,擢处近密,谓能洁己,可以佐时。遂越常资,超外大任,自参枢务,骤易寒暄。嘉谋蔑闻,丑迹斯露,致兹狱诉,实骇朝听。俾穷根本,亦对词称,以左验之间,有所漏网,正刑之际,姑示宽恩。呜呼!朕自君临,推诚宰辅,常务仁恕,以保和平。岂意鱼水之期,翻贻吴越之虑,抚事兴叹,中宵耿然。是用重难,亲临鞫问,谋及耆德,遍於名卿。庶其尽忠,颇为审克,屈兹彝宪,俾佐遐藩。凡百具寮,宜知朕意。”
而兴庆宫花萼楼中,服侍漳王长大的杜秋娘也已被削籍为民,遣返故乡,不日即将动身。
她近来并未被翠凰附身,精神却仍是恍恍惚惚,理不清眼下的情景——也难怪她如坠雾里,近一年来她总是活在半梦半醒之间,这两天乍然清醒过来,却要面对周遭天翻地覆的变化。先是她的漳王被人告发与宋申锡勾结谋反,然后花无欢被收入神策狱大牢,她和许多服侍漳王的宫人也一起被神策军收审——虽说她从前一直与外界秘密谋立漳王,但眼下的情况她却一无所知,这叫她又如何能认罪呢?
所幸没过多久,她就被宦官从神策狱中放了出来,并没有受到多少迫害。然而这时她的漳王已被贬为巢县公,她自己也将被遣回故乡金陵……过去多少年苦心经营的一切,竞在她还没回过神时,就已土崩瓦解于眼前。
她始终想不通,在自己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