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先手(二)(4 / 6)
制度并没有把宣战权,外交权交给朱姚,朱姚这表态明显是捞过界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朱姚这捞过界并非是他自己想捞过界,而是他没有搞明白到底是怎么一码事。
李润石从来不认为有任何必要去把思想与制度给神圣化,对于陈克的不满甚至不安,李润石完全能够明白。而李润石此时已经明白了,陈克为什么想让李润石当下一任党主席的原因。因为李润石本人清楚这些,而且是真心肯把这些向人民讲述清楚的。
“陈主席是害怕朱姚同志有更加错误的想法么?”李润石问道。
“是的。”陈克答道,“不仅仅是朱姚同志,我害怕其他同志有更加错误的想法。例如我现在批评朱姚同志,立刻就有人会试图从中找寻出所谓的正确处理方法。他们认为朱姚同志做错了,其实我一点都不认为朱姚同志有什么做错的地方,我只是认为朱姚同志做的不够科学。如果我这么一讲,又会有同志觉得朱姚同志没做错,他们就可以学习朱姚同志的做法。热闹的马路上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上不长毛。但是为了想让别人说自己聪明,就剃个光头,那叫自作聪明。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斯大林同志就是害怕苏共的同志自作聪明,试图维持钢铁般的纪律才实施的大清洗吧?”李润石问。
“这肯定是原因之一。”陈克答道,“革命这万里长征真的只迈出了第一步啊。”
仿佛是要证明陈克的悲观预期,政治局会议上果然有人指责朱姚不顾部署,擅开战端。而听到陈克明确表示“胜利者不受谴责”,立刻就有些同志的眼神发生了一些变化,所说的话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李润石看得很明白,他也相信了陈克的悲观预期。
但是南下战略此时已经成了不可动摇的事情,英国人送肉上门,中国干掉了三艘战列舰三艘重型巡洋舰以及十几艘轻型巡洋舰与驱逐舰之后,英国亚洲舰队遭到了空前的打击。英国人如果想对中国实施报复,至少想维持亚洲的海军力量,就要抽调其他舰队到亚洲。
在接到了海战消息之后,各国的第一反应都是惊讶。通过各种渠道去询问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事情的后续又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战斗与宣战是两码事,哪怕英国吃了这么大的亏,英国内阁也没有就宣战完全达成一致。这次战斗规模的确很大,可是英国人根本没有做好在亚洲与中国来一场战争的准备。张伯伦两年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强化英国本土国防之上,这是一个完全的防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