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乱战(四)(3 / 6)
为了能够迅速把日本带上全新的轨道,北一辉每年都向中国派遣商业代表团,一来是商谈中日贸易,二来是向中国学习最新的工业生产标准,以尽快增加向中国的出口。
获得了到中国造船厂参观的机会,也是中日两国之间合作的新高度。原先日本方面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与中国合作。日本的造船业对中国非常有戒心。不管中国海军发展的水平如何,日本方面还是认为中国的造船业比日本落后一些。这次来参观的目的未必是真的想交流,而是想看看中国造船业的庐山真面目。
进了中国的造船厂,日本就发现事情不对头了。中国船坞的布局与日本的大相径庭,作为船舶制造业的行家,日本方面倒也看得出不少门道,但是很明显中国造船业采取的工艺与日本有着极大的区别。
等到日本人看到那一个个船坞使用的巨大龙门吊之后,他们心中的不安更加强烈。龙门吊的设计布局与日本的不同,因为这龙门吊使用的轨道竟然是能够在好些船坞之间来回移动。越过了一道又一道门之后,出现在日本造船专家眼前的造船厂主工地,让所有日本专家都傻了眼。
这年头的船舶建造都是在一个船坞里面造一条船,造的时候船坞就占用。可能几个月,甚至要用几年的时间。日本专家眼前的中国船坞结构与传统的船坞截然不同。非得形容的话,日本采用的传统制造方法是工匠在单独生产,而中国的船舶制造则是生产线的模式。
先是远离海边的分段制造厂成产出分段的船体,分段船体制造完毕后,通过巨大的龙门吊以及其他吊车,将一段段的船体运抵更前的组装车间开始把包括龙骨在内的大件与分段制造的船体组合安装到一起。接着从组装车间的船坞把初步造成的船体送下水开始舾装。
参观了基本流程,日本专家们瞠目结舌的站在舾装的船坞动弹不得,他们脑子里面都在翻滚着两个念头,“中国人疯了!”“中国到底要造多少船?”
这也由不得日本人不震惊,二战期间的美国能够33天制造一艘护航航母,7天下水一条万吨货轮,下水的时候油漆还没干。不靠这种办法根本不行。
当然,在日本专家参观的时候,中国把所有的激光测距仪都给关了。陈克只是知道有这么一种造船法,但是最初的时候人民党可是吃了大苦头。魔鬼隐藏在细节中,中国从30年前就开始搞焊接技术,甚至很早就使用了二氧化碳保护,后来又用了氩气保护。然而问题依旧很多。
一块长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