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全面战争的开端(2 / 5)
对手,相互恶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有种师中坐镇雁门关,即便无法主动出击,但想要固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在发布这道命令之后,苏牧紧接着又发布了另一项命令,命刘光世带着一千人马,绕过雁门关,据守陈家谷!
苏牧最终还是选择了分兵,虽然只是一千人马,但却全都是骑兵!
虽北伐军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又打下了大定府,更是与后辽结成了联盟,但并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弥补战马的数量,如今军中的战马可都是大焱所有的家底,以及当初北伐军缴获的战利品。
用种师中的三万老西军驻守雁门关,加上郭药师的兵马,已经固若金汤,为何还要额外派出一千精骑,去陈家谷这么个关隘?
而且刘光世的老子刘延庆就在军中,与王禀杨可世等一干老将,都是沉稳老持之辈,留着老子不用,却用儿子,难免有些不过去。
但苏牧的目光异常坚定,不容置喙,刘光世早领教过苏牧的智谋和本事,也因为不听苏牧的计策而吃过大亏。
此时刘光世挺身而出,欣然领命,也不再耽搁,拿着苏牧的军令便出去整顿兵马,没过多久就带着队伍出营了。
本以为苏牧的分兵计划就此结束,毕竟这一千骑兵实力不弱,对本部大军的战斗力有着不的影响。
然而苏牧再度拿出军令状来,他竟然还要分兵!
如今的局势是大焱三面临敌,西北与正西有西夏的党项大军,北面有蒙古部族,而东北及正东则是金国的女真铁骑,在兵力上已经捉襟见肘,唯一的优势就是有后辽在正北面着。
在大战略层次来,大焱应该将主力都集结在大定府,撑在辽人的背后,与辽人相互依靠,这才是正确的策略。
这也是苏牧最早在朝堂上提出的战略,是枢密院和兵部诸多朝廷官员经过无数次讨论,才做出的决定。
虽然苏牧是一军主帅,但也必须坚决执行,虽然监军梁师成已经是苏牧的人,但朝令夕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事情,能避免还是要尽量避免的吧。
然而苏牧就是这么做了!
西夏李良辅的举动,仿佛推倒了苏牧心中的多米诺骨牌,使得他不断做出一项项决策,刘光世分走了一千精骑之后,苏牧决定将杨可世也派出去!
这一次的目标是出古北口,过析津府,绕过莱州,驻守锦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