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全面战争的开端(3 / 5)
战前分兵乃是兵家大忌,苏牧已经犯了大忌,而无论是刘光世带走的精骑,还是杨可世手里整个大焱唯一一支重骑,都是以冲锋陷阵见长,防守并非他们的强项,为何要让他们去协防?这又是另一个大忌了!
前番也分析过,骑兵的作用是冲锋,并非赶路行军,若用平均速度和时间来计算,当路程超过一百里之后,其实步卒的平均行军速度和抵达目的地的总用时,其实已经跟骑兵相差不多。
因为骑兵需要爱惜战马的脚力,即便是缓行,驮着骑兵的战马也需要隔三差五停下来歇息,否则就会损耗战马的脚力,得不偿失。
而战马还需要长时间补充体能和脚力,步卒的速度或许不如战马,但他们更加耐久,补充体能也比战马要迅速太多,这就造成了一个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情况,长途行军,步军其实比马军要更快,或者步军比马军使用的总时间,要更短!
从幽州到锦州,杨可世又是重骑,这显然有些太勉强,太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像运筹帷幄,更像纸上谈兵的书生来实际操作!
苏牧此策一出,除了孙金台仍旧高坐不惊之外,其余人等纷纷议论开来,刘延庆王禀等老将更是出列反对。
然而杨可世却如同刘光世一般,没有半句反驳,欣然领命而去!
苏牧的策略已经非常让人不理解,刘光世宁愿放着老子刘延庆的眼光暗示不去管,也要坚决服从命令,这就已经让人有些看不透了。
可像杨可世这样的老将,先前在大焱军里出了名的倔牛,竟然同样对苏牧言听计从,这就让人感到极其迷惑了。
杨可世是韩世忠岳飞等青壮派没有崛起之前,童贯和种师道麾下最硬气最锋锐的“前青壮派”。
也正是因为他的锐意进取和强悍的作风,朝廷才将唯一的一支重骑兵白梃军交给了他杨可世,而杨可世也没有让所有人失望,甚至一度成为大焱军士心目中的“万人敌杨可世”!
即便是后世的史书,提及宋末名将,都会提起杨可世,只靖康前第一是杨可世,靖康后的第一是杨再兴,岳飞和韩世忠这一类自然不能算在里面,他们不是名将,而是帅才。
虽苏牧已经将岳飞韩世忠等人都提拔起来,破牙营等也都极速扩张,岳飞等人利用苏牧提供的练兵之法,整个大焱北军的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但白梃兵作为唯一一支重骑,仍旧有着主宰战场的决定性作用,就这么轻易派出去守城?而且还是到女真铁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