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7 / 8)
上加难。”
袁衍面色微沉,却示意让他继续,沈兆麟道:“中山王手握藩军十余万,皇上登基之时,曾以中山地靠北疆,需提防突厥来袭为由下旨许诺中山不裁军,规矩之内的军队便已如此之多,若再暗中养兵,则更难撼动;反观朝廷,大昭北靠突厥,西临羌族,东有东海,以至边关驻军分散,难以调统,且恕小生直言,皇城军队不比从前,恐有衰驰之像,即便知道中山或成祸根,恐怕也无力管制,更别提削弱了。”
袁衍眉锋蹙起:“沈兆麟,你大胆。”
沈兆麟离座伏身:“大人恕罪,小生心知此话有忤逆之嫌,若唤了旁人,小生自不敢讲,在大人面前,小生才斗胆直言。”
“我大昭朝廷峥嵘屹立二百余岁,若想强军,五六年即可,何愁制不住一个异姓藩王!”
“大人忘了去年中山王归藩时在平山坳的那场意外么?原本中山王方初继位,自是打算好好巩固根基而后再做他想,如此还可保长期太平,可他在归藩途中险些丧命,朝廷并未查出真凶予以交代,中山王秉性多疑暴戾,加之紧绷局势,定会对朝廷起疑,而有争斗之力的野兽一旦心存危机,便会在坐稳地位之后急于反抗以求自保,大人以为若中山近几年便挑起战争,孰胜孰败,亦或者,孰渔翁得利?”
袁衍恍然一惊,他深居皇城朝堂,整日忙于处置内阁中事,竟没顾上如此大局,此刻幡然顿悟,手往桌上一拍:“你是说,除了中山和朝廷之外,还有第三者在暗中推手。”
沈兆麟道:“小生只是猜测。”
袁衍停滞了好一会儿,似是在推想此人是谁,半晌,眼底竟露出悔疚之色,藩王势大至此,焉知不是自作自受。
人老了,思绪飘的太远就容易自言自语,沈兆麟听见他道:“若当真太平不过五年,便无法可解了么。”
沈兆麟略一蹙眉,且看如今皇帝和一众官员的样子,即便再给五年十年,无非还是得过且过,等着腐烂。
办法当然有,以战止战,改换明君。
沈兆麟看向这位两朝阁老的眼睛深处,手指握起,道:“大人,小生以为,大昭最根本的问题或许不在于朝廷无力,而是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袁衍面色一震,抬眼同他对视,周围忽地陷入沉寂,却竟没有说什么,只将目光转向案角沙漏,道:“时辰不早,老夫先回府了,兆麟也早些回去罢。”
沈兆麟应是,起身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