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4)(14 / 26)
虑跟沐萦之一样,白玲长在市井,如今虽飞上枝头变凤凰,但其实还是个蹦上去的草鸡,担心官宦人家看不起。婆媳俩商量之后,一致同意等孙氏去韩府问过之后再说。
因着在沐相那里吃了定心丸,沐萦之也真正开始着手操办书院的事。
沐萦之要做山长,这件事给冯亦彻和苏颐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同时也让他们对开书院的事更加的起了兴致。
待沐萦之跟他们说了要在秋闱春试中两战成名的计划后,一直对科考无比厌恶的两人都非常赞成,也配合着沐萦之努力实施着这个计划。
书院名叫天成书院,书院的正堂就叫做偶得斋。
来自于沐萦之与冯亦彻初相识时反复提到的那一句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这个名字也寓意着书院的弟子能写出最好的文章。
名字一定下来,苏颐就迅速让做好牌匾挂上去。
他和冯亦彻到处散布自己要在天成书院求学,并且要下场考试的消息。
苏颐是京城里有名的花花公子,他要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书院读书,大家都只当个笑话,但冯亦彻这样的大才子也要去这个书院读书,自然让人对这家书院起了几分猜测,不知是哪一位高人在此坐镇。
天成书院在京城中流言四起的时候,沐萦之带着苏颐和冯亦彻紧锣密鼓地对科考进行准备。
每一日,沐萦之都会拟出一个题目,命苏颐和冯亦彻作文阐述,每日的文章,沐萦之会进行点评,并让他们交换来看。
冯亦彻的文章自然是极好的,灵气是天生的,他的文章每一篇都是文采飞扬。
只是他游历天下,见过了太多不平之事,因此在策论部分写得过于辛辣,将朝廷批驳得一无是处。对这一点,沐萦之反复跟他提出,并且要他根据自己的意见重写。
冯亦彻有些郁闷,但一想到要开办古往今来第一家女子做山长的书院,他咬牙按着沐萦之的指点进行修改。
苏颐的问题与冯亦彻相比,自然是多了。
他虽私底下会看书,到底流连花间多年,看得都是杂书,一时之间要补的东西太多,好在他出生于公主府,自幼接受的是最正统的儒家教育,打好了童子功,有这层底子在,提高不算难事。
沐萦之除了会叫他按自己的点评进行修改,还会让苏颐将冯亦彻写好的文章背诵一遍。
这本不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