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4 / 4)
上有一条山水,能引下来,但水量少,所以引的人也少。
原身没去看过那水源头是什么模样,于是与里正提了一句,问说:“我见村人对面山上的田地边却是有一条沟渠,想来就是我爹当初说的那山水引下来的路径。不知那水源尽头如何,能挖开,供上吗?要是能,就将水车建在那里,再搭竹子下山,这比取溪水要方便不少。”
里正摇头说:“村里之前去看过,是从一块有一间屋子那么大的巨石缝里流出来的,再后头就不知道是什么模样了,没人去过。要建在那边,怕是要先将巨石弄开……”
这肯定人力不行了!
一时没商量出其他水源,只能让工部两位员外郎和少原县令一块跟着,去溪流那边看看实际情况,谈论下究竟要如何架设。
平溪村这边是会种植水稻的,但原身印象中产量很低。
一个估计是大理朝这时候种子的问题,还有一个是他们没有插秧,直接种子来种。田地就那么些,他们习惯了能多种就多种,也不太注意空隙,最多留点让稻谷生长的缝缝来,这对水稻是很影响产量的,插秧也是为了后期规划间隙。
还有一个就是水肥的问题。肥这一块,宋问没什么想法,但水要是有水车,起码水稻能长得好。今年是晚了,要是明年,最好鼓励他们在稻田里养点鱼,肥力也能上去,稻米口感也能更好,鱼也是个收成。
至于立体农业,在村里不适合,光是那些框架,成本就太高了。村人平常打个家具,都是家中一件大事,不适合他们。倒是县里有富户,可以推广推广。
村里还是要想别的赚银钱的法子